乳头溢液可能由乳腺导管扩张、激素水平异常、乳腺炎症、垂体瘤或乳腺癌引起,需根据性状和伴随症状判断病因。
乳腺导管扩张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导管内油脂性分泌物堆积导致乳头排出黏稠液体。治疗可采取热敷缓解不适,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如微创导管切除术、开放导管切除术或激光消融术。
催乳素过高会刺激乳腺分泌,常见于孕期、哺乳期或服用避孕药期间。非哺乳期异常需检查垂体功能,药物选择包括溴隐亭、卡麦角林或维生素B6调节内分泌。
乳腺炎或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引发黄色脓性溢液。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或左氧氟沙星,合并脓肿需穿刺引流,反复发作建议手术切除病灶。
垂体催乳素瘤会导致双侧乳头持续性溢乳,伴随头痛和视力下降。确诊需MRI检查,治疗采用多巴胺激动剂如卡麦角林,无效时考虑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或放疗。
单侧乳头血性溢液可能是导管内癌或乳头状癌的表现,需立即就医。诊断依赖乳腺超声、钼靶和病理活检,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配合化疗或靶向治疗。
日常避免过度挤压乳房,选择无钢圈透气文胸。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豆制品摄入,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哺乳期女性需保持正确衔乳姿势预防乳腺管阻塞。40岁以上建议每年乳腺专科检查,异常溢液持续超过一周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