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女性健康 > 女性护理

正确的痛经保健该怎么做 常见的痛经保健误区你知道几个

发布时间:2021-10-12 16:48:10

你知道痛经保健误区吗?现如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女性被痛经困扰着,殊不知,造成了不必要的危害,因此,广大女性谨记防陷入痛经保健误区,具体以下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女性谨记防陷入痛经保健误区:

两类痛经的区分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两类。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大多在初潮后6~12月发病,大多到育龄、婚后会缓解,甚至症状消失。

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的病因,常见于育龄妇女,特别是30岁后的已婚妇女,其生殖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增粗或片状增厚、有压痛。须到正规医院看医生,通过对症治疗好原发病,才能消除症状。

祖国医学(中医)认为,痛经是经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西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的过度收缩。

(2)子宫不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3)与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有关。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继发性痛经八大病因

慢性盆腔炎

痛经特点:疼痛范围大

由于盆腔炎涉及生殖器官所有内藏部分,包括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痛经主要表现为双侧上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除了经期腹痛加重,劳累、性交或排便时也会加重症状,可伴有尿频白带量多、色黄或月经异常不孕等症。有时有低热、易感疲劳,部分病人因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

妇科检查时可触摸到子宫旁组织增厚,有压痛,子宫附件可形成大小不一的块物。可能会有输卵管呈条索状而有压痛、子宫后屈、活动度差或不活动、盆腔结缔组织及宫骶韧带均增厚、增粗,有触痛等表现。

慢性盆腔炎常见于小于35岁的育龄妇女,病情较顽固,不易彻底治愈,易反复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时,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至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特点:最难忍受的疼痛

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常于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为剧烈,持续至经后逐渐消退,但随月经周期而呈进行性加重,且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成正比。

当异位内膜累及子宫直肠陷凹及子宫骶骨韧带时,多有性交疼痛和肛门坠胀感,经期尤甚;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见腹壁瘢痕增大并感剧痛;肠道内膜异位伴有腹泻或便秘,甚至有周期性便血,大便时可引起难忍的疼痛;膀胱内膜异位可出现周期性尿频、尿痛或尿血;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时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酷似宫外孕破裂症状。

一般痛经的严重程度并不受月经周期长短的影响,但由于痛经本身表现为经期腹痛,所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子宫肌腺症

痛经特点:严重痉挛绞痛

子宫肌腺症也是继发性痛经一个重要病因,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下腹质硬而有压痛,经期压痛更甚。其痉挛性或绞痛性疼痛程度之严重,令人难以忍受。

少数患者也可能有性交痛。少数患者可能在月经前后有阴道滴血现象,B超检查肌层中可见不规则回声。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轮廓改变,或局限性结节隆起。该病多发于30岁以上的经产妇。

子宫粘膜下肌瘤

痛经特点:压迫感疼痛

子宫粘膜下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肌瘤,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

因肌瘤向子宫腔发展,其邻近器官会出现压迫症状,当肌瘤红色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有1/3的患者可伴发不孕。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雌激素与孕激素有关。另外,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未明了。

慢性宫颈炎

痛经特点:骶部疼痛、坠胀感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但当炎症沿子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时,就会引起痛经,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胀痛,疼痛在月经期、排便或性交时加重。

另外,淋球菌等所致宫颈炎则是通过性生活感染的,常导致宫颈管闭锁或狭窄,这同样会引起经血逆流,导致痛经。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病,多见于经产妇,因分娩、流产及手术损伤,子宫颈或局部经长期刺激感染细菌所致,也可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一般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囊肿等。

盆腔淤血综合征

痛经特点:大范围慢性疼痛

主要表现为范围广泛的慢性瘀血性痛经,并有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极度疲劳感和经前期乳房痛等症状。疼痛往往是在月经前数天加重,来潮后第一或第二天减轻,亦有少数持续痛的病例。

疼痛还常常是在病人站立一段时间后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时加重,性交后亦加重,下午比上午重。深部性交痛是常见而又不愿启齿的症候。除疼痛外,其他如白带多、便秘、膀胱痛、烦躁,亦为本综合征的常见症状。盆腔淤血综合征最常见于25~40岁妇女。

生殖道畸形

子宫体过分前倾、处女膜闭锁等机械性阻塞,使经血流出不畅、积血而诱发子宫肌不正常收缩,也会发生痛经。一般是出现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下腹可能出现逐渐增大的包块。常见的生殖道畸形有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完全性阴道横隔、子宫发育异常等。

子宫颈或宫腔粘连

这也是引起经血流通不畅而诱发痛经的常见病因。多见于反复人流、子宫内膜结核等患者。

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凭经验吃药。

有些患者经常根据原发痛经时的经验,或朋友的经验服药。实际上,引起痛经的原因非常复杂,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特别是继发性痛经,是由不同的生殖道器官病变引起的,用药不当,可能酿成大害。即使是同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痛经,也有不同的病因,也可能在用药种类、剂量上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说,你朋友的痛经可能与你一样非常剧烈,但是她可能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片能好,而你却不一定能好,说不定还有副作用。

误区之二:痛经会自动痊愈。

许多女性朋友在以前发生过原发性痛经,婚后自然好转甚至消失了。当她们再次遭遇痛经袭击,就认为这无关紧要,忍一忍就过去了,过一段时间就自然会好。

事实上,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大部分可能会自然好转、消失。而继发性痛经一般是婚后发生,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不医治原发疾病,痛经不但不会好转,而且会逐渐加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误区之三:认为摘除病变器官会一劳永逸。

一些患有子宫内膜异位征、子宫肌腺症、盆腔淤血综合征等难治之症的女性,因痛经严重或经久不愈,就想去动手术摘除病变器官,认为这样一劳永逸。

可是,人体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作用,生殖器官尤其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过早摘除,可能会带来一些隐性的问题。所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别要求动手术摘除病变器官。有些疾病虽然难以治愈,但是基本能够控制病情、减轻甚至消除疼痛症状。

怎样对付痛经?

注意预防:通过预防生殖道器官病变,可减少痛经发生的几率,甚至避免痛经发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防止病原体侵入;采取好避孕措施,尽量避免多次人流对宫颈的机械性损伤;人工流产后应注意做及时有效的处理,防止感染。

另外,还应该注意避孕方法:痛经与工具避孕间存在一定关系,尤其是宫内节育器安放,常常可以加重痛经的程度;口服避孕药则会降低原发痛经的发生率以及痛经的程度。

经期、产后恢复期应严禁性交,避免过早过性生活。月经期应防止精神紧张,可听听轻松的音乐,看看有趣的电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平气和,以使气血运行通畅。注意饮食合理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定期检查: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一些妇科疾病。一些生殖器官病变早期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如子宫肌腺症约有30%无任何临床症状;一些先天生殖器官畸形早期也可能没有症状。另外,还有些人可能有一些症状,但不好意思去检查,这可能会贻误医治,导致严重的后果。

及时就医:出现痛经症状尽早到医院检查,尤其出汗、肢冷、面色青紫等伴随剧烈疼痛时,应查明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当痛经严重时,最好能卧床休息半天、一天,这样可大大减轻腹痛。

以上已介绍了女性谨记防陷入痛经保健误区,你也有所了解了吧,小编提醒:为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广大女性要多加注意以上事项。

痛经的临床表现

症状

对疼痛的反应是主观性的,由医生对患者的询问不应夸大或忽略患者的不适。询问病史非常重要,并且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问题:疼痛何时发生?但疼痛发生时患者采取哪些措施?有其他症状吗?口服避孕药可以减轻疼痛吗?疼痛会越来越重码?

由于痛经与排卵周期相关,一般不会发生在月经初潮时,而是发生在青春晚期。14–26% 青春期女性由于痛经不能上学或上班。典型的是,疼痛发生在月经的第一天,通常在月经开始的时间,但也有人直到月经第二天才开始疼痛。疼痛呈痉挛性、阵发性。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恶心呕吐、腹泻和头痛也较常见。

体征

盆腔检查无阳性体征。当患者有症状是,可能会有盆腔压痛,更常见于子宫的区域,而不是附件部位。

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检查指标。必要时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如B超、腹腔镜、宫腔镜等排除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疾病或卵巢肿物扭转、破裂等。

关键词: 阴道 月经 流产 性交痛 月经周期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