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高危行为后通常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但部分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症状表现与个体免疫状态有关,需通过专业检测确认。
高危行为后约60%的感染者会在2-4周出现急性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类似流感的表现,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此时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血液中可检测到HIV-RNA和P24抗原,但抗体可能尚未产生。这些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约40%的感染者可能完全没有急性期症状,直接进入长达数年的无症状期。无症状期患者外表与健康人无异,但病毒持续破坏免疫系统。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可能在8-10年后发展为艾滋病期,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高危行为后都应在窗口期结束后进行检测,第三代试剂检测窗口期为3-12周,第四代试剂可缩短至2-6周。
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尽快到定点医疗机构评估暴露风险,必要时在72小时内启动阻断药物治疗。日常需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安全性行为,定期进行HIV检测。若确诊感染,须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现代规范治疗可使感染者寿命接近正常人水平。任何疑似暴露后出现的症状都应及时就医排查,切勿自行判断。
关键词: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