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性生活也可能得妇科炎症,主要与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激素变化、病原体感染、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免疫力低下时阴道菌群失衡,白色念珠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繁殖引发炎症。增强免疫力需保证7-8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和蛋白质鸡蛋、鱼肉,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经期卫生巾更换不及时、内裤材质不透气、如厕擦拭方向错误应从前向后会导致细菌感染。建议选择纯棉内裤每日更换,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使用pH4.0-4.5的弱酸性私处清洁剂。
青春期雌激素分泌不稳定或更年期雌激素下降,均会破坏阴道酸性环境。可遵医嘱使用雌三醇软膏局部治疗,日常摄入大豆异黄酮豆浆、豆腐调节激素水平。
公共场所浴池、消毒不严的泳池可能传播滴虫,医疗操作如宫腔镜检查可能带入病原体。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洗外阴,侵入性检查后按医嘱服用甲硝唑等预防性药物。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糖原增加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需监测空腹血糖<6.1mmol/L。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优甲乐维持TSH在0.35-4.94mIU/L正常范围。
日常需注意饮食调节,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刺激霉菌生长。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包括白带常规和HPV筛查,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瘙痒症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阴道冲洗液破坏菌群平衡。绝经后女性可定期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维持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