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避孕药主要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避孕针剂和皮下埋植剂五种类型。
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实现避孕,需每日定时服用。常见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这类药物避孕效率高达99%,但可能引起恶心、乳房胀痛等副作用,需遵医嘱排除血栓风险人群。
含高效孕激素成分,每月服用1次即可维持避孕效果。代表药物有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甲羟孕酮避孕片。可能引发月经紊乱,适合已生育且无短期内生育需求的女性,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补救,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如毓婷或醋酸乌利司他如艾婷。大剂量激素可能造成月经周期改变,一年使用不超过3次,不作为常规避孕手段。
每2-3个月肌肉注射一次,如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适合哺乳期妇女,但可能导致骨质流失,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需配合钙剂补充,停药后生育功能恢复较慢。
将孕激素硅胶棒植入上臂皮下,有效期3-5年。依伴侬等产品避孕成功率99.5%,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需专业医生操作植入和取出,适合长期避孕需求者。
选择避孕药需考虑年龄、健康状况和生育计划,同时注意药物与抗生素、抗癫痫药的相互作用。日常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鳄梨缓解药物副作用,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用药期间建议每月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配合适度有氧运动维持骨密度,出现严重头痛或视力模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