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恶性类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70%-80%。乳腺癌的恶性程度主要与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分化程度、分期等因素相关,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型通常预后较差。
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浸润性生长特性。恶性程度中等,但晚期易发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治疗方案需结合激素受体状态,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等内分泌治疗药物。
约占乳腺癌5%-10%,起源于乳腺小叶单位。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但具有多灶性特点,双侧乳腺发病风险较高。部分病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需定期进行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均为阴性的亚型,约占乳腺癌15%-20%。增殖活性高、侵袭性强,早期易发生内脏转移。常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无效,主要依赖化疗,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
HER2基因扩增导致蛋白过度表达,约占乳腺癌20%-25%。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快,转移风险高。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警惕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
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特殊类型,表现为乳房皮肤红肿热痛。肿瘤细胞阻塞淋巴管导致炎症样改变,确诊时多已属晚期。需新辅助化疗联合全乳切除和放疗,五年生存率不足50%。
非浸润性癌变局限于乳腺导管内,理论上不属于恶性肿瘤。但高级别导管原位癌进展为浸润癌的风险较高,需手术切除配合放疗。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超过95%。
乳腺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物质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术后需坚持患肢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心理支持对康复至关重要,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治疗方案差异显著,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诊疗计划。
关键词: 阴道 包皮垢 龟头外露 男性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