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不属于传染性疾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血液或性行为传播。乳腺癌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环境暴露以及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等因素有关。
约5%-10%的乳腺癌病例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这类患者家族中常有多个乳腺癌或卵巢癌病例,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乳腺筛查。
雌激素长期刺激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未生育或晚育、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情况均可能影响激素水平,需通过定期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监测。
肥胖、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可能提升患病概率。脂肪组织会生成额外雌激素,酒精代谢产物可损伤乳腺细胞DNA,建议保持BMI<25、每周运动150分钟以上。
电离辐射如多次胸部CT、某些化学物质如双酚A可能诱发乳腺细胞变异。青春期乳腺组织对辐射尤为敏感,必要检查时应做好防护,避免使用含环境激素的塑料制品。
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癌前病变可能进展为乳腺癌。这类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必要时服用他莫昔芬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乳腺癌需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如西兰花、蓝莓等十字花科和浆果类食物,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临床检查,40岁起每1-2年做乳腺钼靶检查。哺乳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建议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这些措施均有助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