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鼻子可通过按摩迎香穴、印堂穴、鼻通穴、风池穴、合谷穴等穴位缓解鼻塞。鼻塞多由感冒、过敏、鼻炎等因素引起,适当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鼻腔充血肿胀。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用食指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该穴位属手阳明大肠经,刺激后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效果较明显。按摩时可配合热敷增强效果,但皮肤破损或炎症期间应避免用力按压。
印堂穴在两眉中间位置,用拇指指腹向上推按至发际线。该穴位与督脉相通,按摩能缓解因风寒感冒导致的头痛鼻塞。操作时力度需轻柔,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若出现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鼻通穴在鼻梁两侧软骨与硬骨交界处,用中指上下推揉可减轻慢性鼻炎症状。按摩时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每日重复数次。注意鼻腔急性感染期间不宜过度刺激,避免加重黏膜水肿。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发际线两侧凹陷处,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能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鼻塞。该穴位属足少阳胆经,按摩时头部可稍后仰以增强刺激。颈椎病患者操作需谨慎,避免引发眩晕。
合谷穴在手背拇指与食指间虎口位置,按压时有明显酸胀感。该穴位具有全身性调节作用,对花粉症等过敏反应导致的鼻塞有辅助改善效果。按摩时可配合艾灸,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避免烫伤。
日常可配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损伤黏膜。冬季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过敏体质者需远离粉尘花粉等过敏原。若鼻塞伴随黄绿色脓涕、持续发热或面部胀痛,可能提示鼻窦炎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排查。按摩前后饮用温开水有助于促进代谢,避免空腹操作以防低血糖反应。长期鼻塞者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及鼻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