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男性健康 > 男性护理

立冬怎么养生灸哪里

发布时间:2025-06-19 07:54:03

立冬养生可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肾俞穴、涌泉穴、大椎穴等穴位调理。这些穴位分别对应温补阳气、健脾和胃、强肾固本、引火归元、驱寒通络等功效。

1、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为任脉要穴。艾灸关元穴能温补下焦阳气,改善冬季手脚冰凉、宫寒痛经等问题。建议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配合搓热双手按摩小腹效果更佳。阴虚火旺者需谨慎。

2、足三里穴:

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可增强脾胃功能,预防冬季消化不良。采用雀啄灸法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皮肤微红即可。胃炎急性发作期不宜施灸。

3、肾俞穴:

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是补肾要穴。立冬灸肾俞能缓解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肾虚症状。建议采用隔姜灸,生姜切片扎孔后置于穴位上施灸。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灸疗时间。

4、涌泉穴:

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为肾经井穴。艾灸涌泉可引火下行,改善失眠多梦、虚火牙痛。施灸前先用温水泡脚,采用回旋灸法效果更显著。足部皮肤破损者禁用。

5、大椎穴:

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属督脉。冬季灸大椎能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咳嗽。可采用艾灸盒固定施灸,注意避免烫伤。高热患者及幼儿不宜灸此穴。

立冬艾灸养生需注意室内保暖避风,施灸前后2小时避免进食生冷。建议搭配当归生姜羊肉汤等温补膳食,晨起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以助阳气升发。艾灸频率以每周2-3次为宜,三九期间可适当增加次数。施灸后若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可饮用蜂蜜水或按摩太溪穴缓解。特殊体质者应在中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艾灸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
  •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