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下方出现包块可能由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炎、脂肪瘤或恶性肿瘤引起,需结合触诊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
激素水平波动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形成边界不清的硬结,经期前可能胀痛。治疗以调节内分泌为主,可服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建议每月月经后一周自检,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物。
青年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触诊为圆形光滑肿块,活动度好。20mm以下可观察,增大或影响生活时行微创旋切术、传统切除术或真空辅助活检术。日常减少雌激素摄入,如蜂王浆等补品。
哺乳期乳汁淤积继发感染形成红肿包块,伴发热需抗生素治疗。未化脓时采用头孢克洛、青霉素类药物,配合冷敷和排空乳汁;已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避免压迫乳房。
皮下脂肪异常增生形成的柔软包块,生长缓慢。直径超过3cm或影响外观可手术切除,较小者定期超声监测。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维持正常体脂率。
包块质地硬、边界不规则且可能伴随皮肤橘皮样改变,需立即就医。确诊后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全乳切除术配合放疗,或新辅助化疗后手术。40岁以上女性应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检查。
日常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如西兰花含吲哚-3-甲醇辅助雌激素代谢。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促进淋巴循环,睡眠时选择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哺乳期女性需掌握正确衔乳姿势,非哺乳期发现无痛性包块超过两周未消尽早就诊,绝经后新发包块必须排除恶性可能。定期乳腺超声与临床触诊相结合是早期发现病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