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出水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内分泌紊乱或肿瘤有关,需进行乳腺超声、泌乳素检测和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乳腺导管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囊肿。40岁以上女性建议结合钼靶检查,若发现异常血流信号或占位性病变,需进一步穿刺活检。检查前避免挤压乳房,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操作。
空腹抽血检查血清泌乳素水平,正常值女性<25ng/ml。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药物影响可能导致数值升高。数值异常需加做垂体MRI,确诊高泌乳素血症后可用溴隐亭治疗,剂量从1.25mg/日开始调整。
采集乳头溢液进行巴氏染色,观察是否存在异型细胞。血性溢液需警惕导管内癌,浆液性溢液多属良性病变。检查前3天停止乳房按摩,取样时采用无菌载玻片直接承接分泌物。
直径0.55mm的纤维内窥镜经乳头开口进入导管,直观检查导管内壁病变。适用于反复单孔溢液患者,能发现毫米级乳头状瘤,检查时需局部麻醉,术后24小时禁止沐浴。
CA15-3和CEA联合检测辅助判断恶性风险,但特异性较低。数值升高需结合影像学评估,乳腺癌患者CA15-3>30U/ml时提示监测复发,检查前一周避免乳腺创伤性操作。
日常减少咖啡因摄入,每日饮用蒲公英茶不超过500ml有助于调节乳腺功能。进行低强度扩胸运动时穿戴运动内衣,避免钢圈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3天进行乳房自检,发现乳头持续出水或颜色改变应及时复查。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汁样溢液属正常现象,非哺乳期需排查催乳素水平异常。绝经后妇女出现血性溢液必须立即就医,乳腺癌筛查建议每年1次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