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过去两性关系的数据研究,女性抱怨的频率是男性的两倍之多,因此,一提到“唠叨”,许多人马上会联想起妻子在耳边喋喋不休大发牢骚的刻板印象。
但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最近的研究报告却透露,这种唠叨的倾向并不是意谓著妻子有偏好要求的天性,而是与夫妻之间的主权结构有关。
在50对夫妇的研究当中,心理学家要求男女双方就彼此认为需要讨论的议题提出讨论。当话题由妻子选择时,研究者发现,她们会开始抱怨并不断提出要求和建议,希望先生配合;而作为丈夫的反应则是保持沉默、企图改变话题或干脆转身离开。这是很典型的“要求–退缩”互动模式,用来描述夫妻沟通时产生了问题。但是,会发牢骚的显然不只是女性,当讨论的议题由丈夫掌握时,提出要求的就换成了男性,而女性则开始回避问题。
那么为什么男性很少被认为是唠叨者呢?因为缘自“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女性额外负担起很多家事,即使在双薪家庭中,妻子除了工作外,通常也必须负担起照顾孩子及处理各种琐碎的家务,因此,对配偶提出的要求自然比较多;而男性已经得了便宜、占了优势,就不倾向自找麻烦,再提出什么批评或要求了。
唯有了解唠叨背后更深层的涵义,那么让苏格拉底大部分时间都躲在雅典树下深思哲理或让托尔斯泰在82岁高龄还离家出走的悍妻才显得情有可原吧?!
劳燕分飞后能与对方亲友再做朋友吗?
大多数的婚姻都是在双方亲友的祝福下,两情相悦决定携手共度人生。然而,“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许多怨偶在历经纷纷扰扰后,缘起缘灭只得走上离婚一途。
走过情伤、婚变,有些人仍与配偶的亲友维持良好的互动,并幽默的将其视为“一段失败婚姻的纪念品”,认为这些透过配偶而结识的要好朋友丰富了自己的生命;有些人则将离婚视为重大挫败,因为受到极大伤害,根本不愿再与对方有任何瓜葛。
根据心理学专家与婚姻治疗师的说法,除非和前配偶好聚好散或是有生养子女,否则,离婚之后与前任配偶其亲友的联系很可能会中断。因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分享目前生活的细节,而不可避免的与其亲友的话题往往会带到前任配偶,最大的危险是可能把你带回过去情境,碰触那些未解的心结。
许多甚至分手十年后的夫妻依然心存怨恨、难以释怀。婚姻咨商师劝告已经离婚的人,如果要发展一段新关系,最好不要再与过去纠缠,因为与前任配偶有关的人、事议题通常是导致第二段婚姻触礁的首要障碍。
对于那些继续与前任配偶的亲朋好友往来的人也应该审慎的检视自己的动机,是想借机复合还是心存报复?如果与前配偶的亲朋好友交谈时,话题并不会环绕在前任配偶身上,也不会让朋友选边站,这样的互动关系就是良好健康的,当然可以持续维持友谊。
其实,人世间的因缘本来就是聚合无常,离婚后若能选择放手、宽容对待,解脱的不只是对方,还有自己,毕竟缘尽而人情可以依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