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女性可选择短效避孕药或紧急避孕药,但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谨慎选择。适合的避孕药主要有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具体使用需结合心血管风险、吸烟史、激素敏感性等因素评估。
含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需每日规律服用。适合无吸烟史、血压正常且无血栓家族史的女性,能调节月经周期并改善痤疮。常见药物如屈螺酮炔雌醇片,但长期使用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仅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补救,含大剂量孕激素如左炔诺孕酮。35岁以上女性使用需警惕恶心、月经紊乱等副作用,一年内不建议重复使用超过2次。
不含雌激素的避孕药如炔诺酮片,适合哺乳期或雌激素禁忌人群。可能引起不规则出血,需连续服用维持效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者可考虑铜质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长达10年且不含激素。或选择避孕套等屏障法,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
用药前需筛查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等基础疾病,吸烟者需强制戒烟。40岁以上女性建议优先选择非激素避孕方式,降低静脉血栓风险。
35岁以上女性选择避孕药时,建议搭配富含叶酸的深绿色蔬菜、维生素B6含量高的香蕉等食物,减少激素代谢负担。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为宜。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圣约翰草等影响药效的草本制剂,定期进行乳腺和妇科检查。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胸痛或视觉异常应立即就医,长期服药者每6个月需复查血脂和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