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与袜子混洗可能感染滴虫病,主要与病原体传播、洗涤方式、个人免疫力、衣物材质和卫生习惯有关。
滴虫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袜子可能沾染足部真菌,混洗时污染内裤。治疗需使用甲硝唑栓剂、替硝唑口服药或克林霉素凝胶,同时高温煮沸衣物10分钟以上杀灭病原体。
冷水洗涤无法有效灭活滴虫,建议使用60℃以上热水配合含氯漂白剂。机洗选择杀菌模式,手洗需先浸泡消毒液15分钟,滴虫对季铵盐类消毒剂敏感。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增强免疫力可补充维生素C、锌制剂或益生菌,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3次以上。
化纤面料更易残留病原体,建议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感染期间使用一次性内裤,袜子选择抗菌银离子纤维材质。
家庭成员有足癣或阴道炎需分开洗涤,浴室地板定期用漂白水消毒。避免共用洗衣篮,潮湿衣物需2小时内晾晒。
日常饮食多摄入大蒜、酸奶等抗菌食物,经期避免混洗衣物。运动后及时更换吸湿排汗内衣,洗衣机每月用90℃空洗消毒。滴虫病患者需夫妻同治,治疗期间所有贴身衣物应阳光下暴晒6小时。选择带有臭氧杀菌功能的洗衣机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阴雨天气建议使用烘干机高温处理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