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染,具体与病原体类型、双方卫生习惯、免疫力、防护措施及炎症阶段有关。
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由特定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具有传染性。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治疗需针对性用药,如甲硝唑治疗滴虫感染,阿奇霉素对抗衣原体,伴侣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性行为前后清洁不足可能传播真菌或细菌。建议使用温和洗液清洁外阴,避免灌洗破坏微环境。同房后及时排尿可减少尿路感染风险,棉质内裤每日更换并高温消毒。
免疫力低下者更易被传染。规律作息、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可增强防御。反复发作时需检查血糖,糖尿病女性真菌感染风险增高3倍。
避孕套可降低80%以上病原体传播概率。乳胶过敏者选用聚氨酯材质,水性润滑剂避免破坏避孕套完整性。急性炎症期禁止同房。
急性期分泌物含大量病原体,传染性最强。慢性炎症可能通过黏膜破损处传播。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霉菌性阴道炎需连用7天克霉唑栓剂,复查白带常规确认转阴。
日常饮食多摄入酸奶、蔓越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刺激病菌繁殖。每周3次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经期勤换卫生巾不超过4小时。出现异常出血、异味或疼痛需24小时内就医,未确诊前禁止自行冲洗阴道。伴侣有尿道刺痒、分泌物异常时应共同筛查,避免形成传染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