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染上性疾病可能出现外阴瘙痒、异常分泌物、排尿疼痛、皮肤病变、下腹疼痛等症状。
外阴瘙痒多由念珠菌感染或滴虫性阴道炎引起,伴随红肿或灼热感。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剂,或甲硝唑口服治疗滴虫病。日常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温水清洗外阴后保持干燥。
淋病或衣原体感染会导致黄色脓性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则出现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确诊后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尿道炎可能引发排尿刺痛,伴随尿频尿急。需进行尿常规和病原体检测,根据结果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
尖锐湿疣表现为菜花样赘生物,梅毒初期出现无痛性硬下疳。需通过冷冻、激光或鬼臼毒素去除疣体,梅毒需规范注射青霉素。病变期间禁止搔抓,单独使用毛巾浴具,衣物高温消毒。
盆腔炎会引起持续性下腹坠痛,可能伴随发热。需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联合多西环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脓肿。急性期卧床休息,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使用暖水袋热敷缓解疼痛。
性疾病预防需注意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日常饮食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促进血液循环。出现症状后72小时内就医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确保病原体彻底清除,伴侣同治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