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避孕套后出现感染可能与产品过敏、操作不当或病原体接触有关,需根据具体症状采取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或药物干预。
部分人群对乳胶材质或润滑剂成分过敏,表现为生殖器红肿、瘙痒或皮疹。立即停用并更换聚氨酯材质避孕套,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症状,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严重过敏需就医注射地塞米松。
佩戴过程中破损或滑脱可能导致病原体接触。事后用清水冲洗外生殖器,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预防HIV,或服用多西环素预防衣原体感染。完整使用避孕套可降低85%以上性病风险。
避孕套未覆盖部位接触疱疹病毒、HPV等可能引发感染。出现水泡、赘生物需做PCR检测,阿昔洛韦治疗疱疹病毒,咪喹莫特乳膏处理HPV病变。梅毒感染者需肌注苄星青霉素每周1次连续3周。
摩擦刺激可能引发尿道炎或阴道炎。尿频尿痛者需尿常规检查,细菌性尿道炎口服左氧氟沙星,霉菌性阴道炎使用克霉唑栓剂。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性生活至症状消失。
劣质避孕套可能含致敏添加剂或微生物。选择通过ISO认证产品,存储时避免高温潮湿。疑似污染接触后,用碘伏消毒外生殖器,监测体温及淋巴结变化。
日常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合规避孕套,使用前检查包装完整性。过敏体质者可提前做材质测试,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清洁。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需立即就医。保持生殖区域透气干燥,避免穿紧身裤摩擦患处,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