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在病情控制稳定后可以正常怀孕生育,关键需及时治疗、避免孕期复发、减少胎儿感染风险、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定期产检监测。
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引起,典型症状为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备孕前需彻底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克霉唑栓剂连用7天、硝酸咪康唑栓单次500mg、制霉菌素阴道片10万单位/次。口服氟康唑150mg单剂量方案适用于反复感染者,但妊娠期禁用。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易诱发复发,需选择B类安全药物。孕中晚期可使用克霉唑阴道片100mg连用6天或制霉菌素软膏局部治疗。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器,防止上行感染导致胎膜早破风险增加。
活动性感染可能造成新生儿鹅口疮或尿布区皮炎。临产前未治愈者建议会阴消毒,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垂直传播,重点在于产道病原体负荷控制。
治疗后需恢复阴道乳酸杆菌优势菌群,可连续3个月使用含乳杆菌的益生菌制剂如定君生。同房前后排尿、避免灌洗阴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等习惯,能降低pH值波动导致的复发概率。
孕早期需复查白带常规,孕20周后每月观察分泌物性状。合并妊娠糖尿病者要严格控糖,血糖>7.8mmol/L时念珠菌增殖速度提升5倍。出现羊水异味、胎动异常需立即排查宫内感染。
日常建议增加无糖酸奶、大蒜素等抗真菌食物摄入,避免长期穿紧身裤运动。治疗期间暂停使用护垫,洗涤衣物用60℃以上热水浸泡。产后42天复查时需再次评估阴道微环境,哺乳期用药选择需避开氟康唑等可能通过乳汁分泌的成分。保持外阴干燥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仪每日照射15分钟,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