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可能增加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尿路感染、HPV感染等妇科疾病风险。
性生活可能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导致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症状包括灰白色分泌物和鱼腥味,治疗需口服甲硝唑或局部使用克林霉素乳膏,伴侣需同步治疗。日常避免频繁冲洗阴道,选择棉质内裤。
性交摩擦或病原体感染可能引发宫颈黏膜炎症,常见淋球菌、衣原体感染。表现为黄色脓性分泌物和接触性出血,需通过宫颈分泌物检测确诊。治疗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多西环素,慢性病例可考虑激光或冷冻疗法。
上行感染可能波及输卵管和子宫内膜,与多个性伴侣或经期性行为相关。下腹持续疼痛伴发热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多西环素,严重者需手术引流脓肿。急性期禁止性生活,治疗期间使用避孕套降低复发风险。
性交时细菌易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女性尿道短更易发病。尿频尿痛时需做尿培养,轻症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反复发作可用呋喃妥因预防。事后及时排尿,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冲刷尿道。
性接触传播高危型HPV可能诱发宫颈病变,16/18型最危险。无症状感染者需定期TCT检查,出现疣体可用咪喹莫特乳膏或冷冻治疗。接种九价疫苗可预防90%相关病毒,安全套仅能降低60%传播率。
规律性生活后建议每年妇科检查,日常摄入蔓越莓制品抑制尿道细菌,瑜伽锻炼增强盆底肌防御力。同房前后清洗外阴但避免灌洗,疼痛出血立即就医。保持单一性伴侣可降低交叉感染概率,经期和炎症期严格禁止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