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房疼痛可能与激素波动、乳腺增生、外伤、炎症或乳腺疾病有关,可通过药物调理、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是常见原因,经前一周胀痛明显,月经后减轻。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加重症状。短期疼痛可热敷缓解,持续不适需检查激素水平,必要时使用溴隐亭等调节药物。
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表现为周期性刺痛或结节感。超声检查可确诊,轻症服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增生组织。避免摄入含甲基黄嘌呤的咖啡、巧克力。
运动撞击或内衣压迫可能造成乳腺挫伤,伴随局部淤青。48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后期改用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选择无钢圈承托型内衣,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可减少损伤风险。
哺乳期细菌感染或导管堵塞引发红肿热痛,伴发热需抗生素治疗。未化脓时用蒲公英颗粒外敷,已化脓则切开引流。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冲洗,纠正婴儿衔乳姿势。
乳腺癌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肿块,但约10%病例伴随隐痛。40岁以上女性需每年乳腺钼靶检查,疑似恶性需穿刺活检。保乳手术、全乳切除配合放疗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日常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深海鱼油有助于缓解激素相关疼痛,每周3次有氧运动促进淋巴回流。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夜间睡眠时可解除胸罩压力。哺乳期女性需定时排空乳汁,非哺乳期持续疼痛超过2周或出现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应立即乳腺专科就诊。定期自我检查建议在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采用指腹螺旋式触诊整个乳房及腋窝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