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可以适度练习瑜伽,需避免倒立、腹部挤压和高强度动作,选择舒缓体式缓解不适。
月经期适合猫牛式、婴儿式等舒缓体式,能放松腰背部肌肉,缓解痛经。避免头倒立、肩倒立等倒置体式,防止经血逆流。束角式可促进骨盆血液循环,但腹部压力大的船式需暂停练习。
建议将常规瑜伽强度降低50%,单个体式保持时间缩短至3-5个呼吸周期。高温瑜伽、力量型流瑜伽可能加重疲劳感,经期前三天可改为冥想或呼吸练习。出现头晕需立即停止练习。
经期第二至四天雌激素水平回升时练习效果最佳,每次不超过30分钟。出血量大的第一天建议休息,后期根据身体反应调整。傍晚练习比早晨更能缓解腹胀症状。
使用加厚防漏瑜伽裤,垫深色瑜伽垫避免尴尬。准备暖宝宝贴于下腹部,体式间隙用毯子覆盖腰部保暖。携带温水随时补充水分,避免冷水刺激子宫收缩。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医生评估后练习,严重痛经者避免所有前屈体式。出现经血颜色异常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借助瑜伽调节激素,但需避开扭转体式。
经期饮食可增加南瓜、菠菜等富含铁元素食物,配合温和的红枣枸杞茶。每天10分钟快走促进血液循环,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卫生用品,每2-3小时更换一次。记录月经周期与瑜伽练习反应,建立个性化运动方案。出现持续疲劳或经期紊乱需咨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