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严重到无法下床通常属于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或宫颈狭窄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时,经期会出现剧烈疼痛并可能伴随排便痛、性交痛。腹腔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地诺孕素、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中重度患者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会导致经量增多和持续加重的痛经,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均匀增大。治疗方案包括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子宫切除术。
盆腔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会造成经期下腹坠痛,常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白带常规和病原体检测,抗生素治疗可选择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形成脓肿时需穿刺引流。
黏膜下肌瘤压迫宫腔会引发痉挛性疼痛,尤其肌瘤变性时疼痛加剧。超声可明确肌瘤位置大小,米非司酮可暂时缩小子宫肌瘤,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常用手术方式。
宫颈管粘连导致经血排出受阻会引起周期性绞痛,常见于多次宫腔操作后。宫颈扩张术能有效缓解症状,术后需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同时配合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
日常可尝试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适量饮用姜茶缓解痉挛,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瑜伽中的婴儿式、猫牛式等动作能放松盆底肌肉。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严重痛经可能影响生育功能,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或核磁共振等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