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体液交换风险,男传女概率约为0.04%-0.08%,女传男概率约为0.03%-0.05%。传播效率差异与生理结构、病毒载量、性行为方式等因素相关。
女性阴道黏膜面积大且脆弱,性行为中易产生微小裂伤,接触精液等含病毒体液机会更多。男性尿道口接触阴道分泌物的面积较小,且阴茎皮肤角质层较厚,病毒穿透难度相对更高。
精液中HIV病毒浓度通常高于阴道分泌物,急性感染期和晚期患者体液病毒载量可达10万拷贝/毫升以上。女性若处于月经期或妇科炎症状态,阴道分泌物病毒量可能上升3-5倍。
无保护肛交传播风险最高接收方1.38%,阴道性交次之。男性作为插入方时,包皮过长者感染风险增加60%,包皮环切可降低女性传给男性概率约50%。
男性多性伴现象更普遍,性网络复杂度增加传播链。女性在权力不对等关系中更难要求使用安全套,全球15-24岁女性感染率是同年龄段男性的2倍。
精液中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可增强HIV感染性,使病毒更易突破女性生殖道屏障。女性宫颈柱状上皮细胞表达CCR5受体密度更高,为病毒提供更多靶点。
无论传播概率高低,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可降低80%以上感染风险。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如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有效率超95%。建议每年进行HIV抗体检测,避免共用注射器具,孕产妇需接受规范母婴阻断治疗。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消除歧视需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