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夫妻保健 > 壮阳补肾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2018-12-12 13:46:02

肾病综合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精神症状,然而肾病综合症症状一旦出现,治愈的概率将非常低,据统计仅仅只有10%左右的患者能得到正确的诊断,疾病的精神症状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其家庭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所以避免精神症状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专家认为单纯性肾病病理改变以微小病变居多,以阳虚者多见;肾炎性肾病病理类型复杂,小儿以系膜增生病理改变多见,以阴阳两虚者多见;微小病变肾病的发生,主要是在肺、脾、肾三脏亏虚的体质条件下,受风邪、湿毒的侵袭所致;水肿者始终存在湿邪,治疗时不可忽视健脾化湿,水病能致血病,本病初起即可因血液失去阳气的温煦、推动而形成疲血,并非要久病成癖。本病病机以阳虚为本,病程中可能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在漫长的病程中,阴阳的失衡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其治疗要随证变化。

中医治疗方法介绍"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2/20160226184639341.jpg" />

有些则认为小儿肾病之病机主要为脾虚水泛所致,因而提出“肾病治脾”的学术思想,临床采用健脾利湿法为主治疗,明显提高了该病疗效。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脾肾阳虚证大为减少。中医认为,皮质激素似属纯阳之品,久用必耗气伤阴,即所谓“壮火食气”,势必加重脾虚之证脾虚失运,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蕴毒;加之激素类药物的长期应用,更易产生湿热邪毒。“久病不离血”,“血不利则为水”。肾病迁延,病久入络.气机不利,疲血阻滞。湿热癖血互结,则水肿加重。

因此,提出脾虚湿困应视为小儿肾病的主要病变基础,水湿、湿热、热毒、疲血为该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脾虚宜健不宜补”、“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结台“少阳主枢”理论。提出了“疏解清化、疏利少阳、清热解毒、话血化疲、健脾利湿”这一肾病综合症以治脾为重心的治疗法则。

关键词: 壮阳补肾

健康问答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