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感冒虽常见但不可轻视,可能由免疫力下降、伤口感染、环境因素、哺乳期疲劳及病毒传播等原因引起,需通过休息调养、对症用药、感染控制、营养补充及隔离防护等方式干预。
分娩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加上失血和体力消耗,免疫系统功能暂时性降低。此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病毒更易侵入。建议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
剖宫产切口或会阴侧切伤口若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并扩散至全身,表现为感冒样症状伴随低热。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如出现38℃以上发热,可能需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同时暂停哺乳。
产后汗腺分泌旺盛,频繁出汗后未及时擦干,冷空气刺激易导致鼻黏膜血管收缩。建议保持室温22-24℃,洗澡后立即擦干头发,夜间喂奶时披外套。出现鼻塞流涕可热敷鼻根部,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滴鼻剂。
夜间频繁哺乳导致睡眠碎片化,皮质醇水平升高抑制免疫功能。可尝试侧卧式哺乳节省体力,白天与家人轮换照顾婴儿。若头痛明显,哺乳间隙可短时间冷敷额头,禁用含布洛芬的复合感冒药。
探视人员携带的呼吸道病毒通过飞沫传播风险高。建议谢绝感冒访客,照料者需佩戴口罩,母婴房每日通风3次。出现咽痛咳嗽时,可用生理盐水雾化湿润气道,哺乳前清洁双手及乳房。
产后感冒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若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鲫鱼豆腐汤、小米南瓜粥等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冰糖炖梨水润肺。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从每天5分钟逐步增加至15分钟,有助于提升膈肌功能。哺乳母亲感冒期间无需停止喂养,但需注意服药安全,用药前务必咨询产科产后42天复查时应向医生详细说明感冒病程及用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