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穿刺抽液、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子宫囊肿的处理方式主要与囊肿性质、大小、症状及患者生育需求有关。
体积小于5厘米且无不适症状的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建议3-6个月复查B超。多数功能性囊肿会在月经周期中自行消退,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扭转破裂。
卵巢巧克力囊肿等病理性囊肿可服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或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控制进展。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可能出现潮热、阴道干涩等副作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适用于单纯性囊肿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抽取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防止复发。该方法创伤小但存在感染风险,对多房性囊肿或实性成分者效果有限。
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或疑似恶变时需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该方式恢复快且疤痕小,但可能影响卵巢储备功能,术后需避孕3-6个月。
巨大囊肿直径>10厘米、严重粘连或恶性肿瘤可疑者需传统开腹手术,必要时行子宫附件切除术。术后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护理期间禁止盆浴。
建议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温水清洗。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促进创面愈合,限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性生活,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盆腔血液循环。月经异常或持续腹痛需及时复诊,绝经后新发囊肿应警惕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