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患者需注意抗感染治疗、卫生管理、饮食调整、避免性生活及定期复查。子宫内膜炎症可能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经期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或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引起。
急性子宫内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或多西环素。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慢性炎症可配合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辅助调理,但不可替代抗生素治疗。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内置式卫生棉条。术后或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期间禁止盆浴,防止逆行感染。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免疫力,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火锅、酒精,减少生冷食物摄入以免加重盆腔充血。
急性发作期及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炎症扩散。症状缓解后也需使用避孕套防护,直至复查确认炎症完全消退。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生殖道感染。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白带常规和B超,确认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慢性患者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出现异常出血、下腹坠痛需及时就诊。未生育女性应关注炎症对输卵管功能的影响。
子宫内膜炎患者日常可进行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痛。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异常出血超过7天或伴随发热需急诊处理。备孕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系统治疗后再考虑受孕,降低宫外孕或流产风险。长期使用护垫会创造潮湿环境,增加感染几率,建议仅在经期后期少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