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硬块可通过乳腺增生治疗、乳腺炎抗生素治疗、纤维腺瘤微创手术、囊肿穿刺抽液、乳腺癌综合治疗等方式处理。乳房硬块可能由激素波动、细菌感染、良性肿瘤、液体潴留或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与雌激素水平失衡相关。临床常用乳癖消片、逍遥丸等中成药调节内分泌,配合热敷按摩缓解胀痛。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自查乳房,避免摄入含甲基黄嘌呤的咖啡浓茶。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需及时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有发热时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保持乳汁排空,可采用卷心菜叶外敷消肿。此病常见于初产妇,与哺乳姿势不当或乳头皲裂有关。
边界清晰的纤维腺瘤若持续增大,建议行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该手术创伤小且保留乳房外观,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青年女性高发,与雌激素受体敏感度增高相关,术后需定期超声复查。
单纯性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液体呈淡黄色无需特殊处理。复发囊肿需检查激素水平,必要时口服达那唑调节。囊肿形成与乳腺导管阻塞有关,常见于35-50岁围绝经期女性。
恶性肿块需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配合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早期表现为无痛性硬块伴皮肤橘皮样改变,钼靶检查可见簇状钙化点。高风险人群应每年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筛查。
发现乳房硬块应及时就医明确性质,日常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减少局部压迫。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亚麻籽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规律有氧运动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哺乳期女性需掌握正确衔乳姿势,非哺乳期异常溢液需警惕导管内病变。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专业乳腺检查,家族遗传高风险者可通过BRCA基因检测评估患病概率。
关键词: 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