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防晒可能导致皮肤晒伤、光老化、色素沉着、免疫功能下降甚至皮肤癌。防晒措施不足主要与紫外线损伤、皮肤屏障破坏、自由基增多、DNA突变累积、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紫外线中的UVA和UVB会穿透皮肤表层,UVA导致真皮层胶原纤维断裂引发光老化,UVB则直接损伤表皮细胞引发红肿脱皮。长期暴露会加速皮肤松弛、皱纹加深,严重时出现日光性角化等癌前病变。
紫外线会破坏角质层脂质结构,导致皮肤锁水能力下降。表现为干燥起屑、泛红敏感,可能诱发玫瑰痤疮或特应性皮炎。汗液蒸发加快还会加重电解质失衡。
紫外线照射产生过量氧自由基,攻击细胞膜和线粒体。不仅加速黑色素合成形成色斑,还会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加HPV等病毒感染风险。
UVB使皮肤细胞DNA发生嘧啶二聚体突变,修复机制异常时可能发展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儿童期晒伤会使黑色素瘤风险加倍。
晒后局部组胺释放引起血管扩张,出现灼热刺痛感。反复炎症刺激会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破坏弹性纤维网络,形成难以逆转的日光性弹力纤维病。
建议选择SPF30以上、PA+++的广谱防晒产品,户外活动每2小时补涂。佩戴UV400太阳镜可预防角膜损伤,深色衣物UPF值优于浅色。日晒后及时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避免热水刺激。长期户外工作者需定期进行皮肤镜筛查,尤其注意耳后、发际线等易忽略部位。日常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番茄等食物,有助于中和光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