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护理需注重保暖、卫生、饮食调节、情绪管理和适度运动。主要有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受凉、补充铁元素、缓解痛经、调整生活习惯等方法。
经期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卫生巾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夜间可使用加长型卫生巾。经血是细菌滋生的温床,长时间不更换可能引发会阴瘙痒或泌尿系统感染。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会阴。
经期盆腔充血时受寒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痛经症状。建议穿着高腰纯棉内裤,避免露脐装和短裙。可对下腹部进行热敷,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游泳、冷水浴等行为可能引起经血骤停,应暂时避免。
每次月经约流失20-30毫克铁,可多食用动物肝脏、鸭血、菠菜等富铁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铁吸收,可搭配猕猴桃、鲜枣等水果。浓茶、咖啡中的鞣酸会抑制铁吸收,经期应减少饮用。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
原发性痛经可尝试屈膝侧卧体位,用掌心顺时针按摩下腹部。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等止痛药。艾灸三阴交、关元等穴位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疼痛伴随大量血块或持续超过3天,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内分泌紊乱。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但需避免倒立、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经期宫颈口微开,应禁止盆浴、性生活,防止病原体上行感染。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经期护理需要建立个性化方案,体质虚寒者应加强保暖,湿热体质需注意会阴透气。可饮用红糖姜茶温暖子宫,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保持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牛仔裤。若出现经期延长、经量突增或闭经等情况,建议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经前一周开始减少生冷食物摄入,有助于维持月经周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