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女传男概率约为0.04%-0.08%,实际传播风险与性行为方式、病毒载量、安全措施等因素相关。
无保护阴道性交中,女性感染者传染给男性的概率显著低于男传女。精液中的病毒浓度通常高于阴道分泌物,且女性生殖道黏膜更易出现微小破损。其他传播途径包括共用针具、母婴垂直传播等,但性传播仍是最主要方式。
急性感染期和艾滋病晚期病毒载量较高时,传染概率可提升2-3倍。规范抗病毒治疗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后,传播风险可降低96%以上。感染者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传染性会相应增强。
接受型肛交风险最高约1.38%,其次为阴道性交0.04%-0.08%,口交风险可忽略不计。性行为过程中存在月经期、生殖器溃疡或合并其他性病时,风险可能增加5-10倍。包皮环切术可使男性感染风险降低60%。
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80%以上传播风险。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成功率超过95%。预防性使用PrEP药物可使感染风险下降90%,需配合定期检测。
发生高危行为后,第四代检测试剂14天可初步筛查,28天阴性可基本排除。3个月复查结果为阴性可完全排除感染。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非特异性症状。
建议发生高危暴露后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开展阻断治疗。日常应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感染者规范治疗可达到预期寿命,消除歧视需要全社会正确认识疾病传播机制。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我国各地疾控中心均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