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避孕套的防护作用主要与材质阻隔性、规范使用方式、完整性检查、高危行为规避、病毒接触阻断等因素相关。
乳胶避孕套孔隙直径小于病毒体积,能物理阻隔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HIV病毒。聚氨酯材质避孕套同样具有纳米级致密结构,实验室测试显示对120纳米的HIV病毒阻隔率达99%以上。需注意天然材质避孕套可能存在微小孔隙。
全程佩戴且避免中途滑脱是关键。需在阴茎勃起后、性接触前佩戴,排出储精囊空气,性行为结束后按住套环抽出。错误使用如正反面混淆、重复使用、使用油性润滑剂导致破裂等情况会显著降低防护效果。
使用前需检查包装完整性及有效期,避免使用针扎试验等破坏性检测。佩戴后确认无撕裂、穿孔,射精后及时处理。破损避孕套可能导致体液交换,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规范使用破损率低于0.8%。
避孕套不能完全防护生殖器溃疡部位的病毒接触。肛交因黏膜脆弱风险较高,需配合水基润滑剂。多性伴、商业性行为等高风险场景中,即使使用避孕套仍建议定期检测。
避孕套主要预防精液、阴道分泌物的病毒传播,但无法阻断血液传播。若存在口腔溃疡时进行口交,或接触被污染的注射器,仍需配合暴露后预防用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规范使用避孕套可使HIV传播风险降低80%以上。
除正确使用避孕套外,建议避免共用针具、定期进行HIV检测,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物。保持单一性伴侣关系、选择合格避孕套产品、配合PrEP暴露前预防用药等多重防护措施可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日常需关注生殖器健康状况,出现溃疡或炎症时暂停性行为,性教育中应强调防护措施的综合性而非单一依赖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