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避孕药后异常出血可能与激素波动、药物类型或个体差异有关,需排查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引起子宫内膜不稳定脱落。初期使用3个月内出现突破性出血属常见现象,可继续规律服药观察。若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更换低剂量配方如优思明、妈富隆等。
漏服或服药时间不规律会导致激素水平骤降,引发撤退性出血。需设定闹钟定时服药,漏服后12小时内补服。多次漏服者建议改用长效避孕针或皮下埋植剂。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会加重药物引起的出血。需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后可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微波消融或GnRH-a药物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服用避孕药可能引发大出血。需立即停药并检测凝血四项,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抗生素、抗癫痫药等会降低避孕药效。服用利福平期间需改用避孕套,使用卡马西平者可选择含50μg雌激素的复方制剂。
异常出血期间建议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选用纯棉透气内裤。出血量超过月经峰值或持续7天以上,需紧急就医排除宫外孕等急症。长期出血患者可考虑改用含屈螺酮的避孕药,其抗雄激素特性有助于减少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