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规律通常在初潮后2-3年建立,受遗传、激素水平、体重等因素影响。
母亲月经初潮年龄和周期规律性可能影响女儿。基因决定卵巢发育速度,若家族存在月经不调史,规律建立可能延迟。治疗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必要时采用激素疗法调节周期。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孕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周期紊乱。通过抽血查性激素六项评估,缺铁性贫血者需补充铁剂,黄体功能不足可短期服用黄体酮胶囊。
体脂率低于17%或超重30%均会干扰雌激素合成。建议BMI<18.5者增加优质蛋白摄入,BMI>24者控制每日热量在1500大卡以内,配合快走等有氧运动。
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会推迟月经规律。需治疗原发病,甲减患者口服优甲乐,血糖偏高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管理。
长期焦虑导致皮质醇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情绪,睡前练习腹式呼吸,严重者短期服用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
建立月经规律需保证每日摄入30mg铁元素动物肝脏、菠菜,每周3次30分钟跳绳或游泳运动。避免熬夜,保持会阴清洁,经期勤换卫生巾。若18岁后仍持续紊乱,需超声检查排除子宫畸形。周期稳定后建议记录基础体温辅助备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