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外阴瘙痒可能由阴道炎、外阴皮肤病、过敏反应、激素变化、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诱因。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豆腐渣样白带伴剧烈瘙痒,需使用克霉唑栓剂、氟康唑口服或制霉菌素局部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用甲硝唑栓或克林霉素乳膏,滴虫感染需伴侣同治并口服替硝唑。
湿疹、银屑病或硬化性苔藓等慢性皮肤病会导致顽固性瘙痒。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炎症,严重时需注射糖皮质激素。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抓挠,穿着纯棉内裤减少摩擦刺激。
卫生巾、避孕套或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立即停用致敏产品,用温水清洗后涂抹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选择无香型卫生用品,新内衣需充分洗涤后再穿。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导致外阴萎缩干燥,孕期激素变化增加分泌物刺激。更年期女性可短期使用雌三醇乳膏,孕妇需每日用温水冲洗,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破坏酸碱平衡。
经期不及时更换卫生棉条、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或过度使用阴道冲洗液会破坏微环境。建议每4小时更换卫生巾,从前向后擦拭,每周用温水清洗外阴不超过3次,避免灌洗阴道内部。
日常可食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减少高糖食物摄入以防霉菌滋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久坐不动。瘙痒持续3天以上、伴随异味或溃疡需就医排查糖尿病、HPV感染等全身性疾病。绝经后女性出现反复瘙痒应进行外阴活检排除癌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