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挤出清水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泌乳素异常或生理性溢液有关,需排查激素紊乱、乳腺病变等因素。
妊娠期或哺乳期结束后,部分女性因残留乳汁可能挤出清水样液体,属于正常现象。非哺乳期女性在月经周期激素波动时也可能出现短暂溢液。观察2-3个月经周期,避免频繁挤压乳头刺激泌乳。
乳腺导管阻塞或炎症导致导管扩张,常伴随淡黄色或清水样分泌物。超声检查可确诊,轻度患者可通过热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和维生素E软胶囊每日200mg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垂体瘤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泌乳素升高,引发非哺乳期溢液。血清泌乳素检测>25ng/ml需确诊,药物治疗包括甲磺酸溴隐亭每日2.5mg起、卡麦角林每周0.25mg,巨大垂体瘤需经蝶窦手术切除。
内分泌失调引发的乳腺结构异常,可能伴随周期性胀痛和清水样溢液。口服乳癖消片每次3片,每日3次、逍遥丸每次8丸,每日3次调节激素,配合红外线理疗每周2次改善循环。
乳腺导管内良性肿瘤易导致单侧乳头清水或血性溢液,需通过乳管镜或钼靶检查确诊。微创手术如真空辅助旋切术、乳管镜下电凝术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日常避免高脂肪饮食每日脂肪摄入<50g,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卷心菜每周3次摄入调节雌激素。适度有氧运动每周快走150分钟促进代谢,穿着无钢圈内衣减少乳腺压迫。出现血性溢液、单侧持续性溢液或伴随肿块时,需48小时内就诊乳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