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房时子宫疼痛可能与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或阴道干涩有关。
宫颈炎症会导致性交时子宫区域敏感疼痛,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甲硝唑,配合阴道栓剂保妇康栓、消糜栓使用。急性期需暂停性生活,慢性患者可辅以红外线理疗。
异位内膜组织在性交时受挤压引发剧痛,疼痛多呈周期性加重。药物控制可选用孕激素地诺孕素、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或短效避孕药,严重者需腹腔镜切除病灶。热敷下腹部能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
输卵管卵巢脓肿等病变会导致性交深部疼痛,多伴发热和异常分泌物。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多西环素联合用药2周,脓肿直径>5cm需穿刺引流。治疗期间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黏膜下肌瘤在性交时因碰撞引发痉挛痛,经期出血量常增多。小于5cm肌瘤可用米非司酮缩瘤,大于5cm建议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聚焦超声治疗,多发性肌瘤需考虑子宫切除术。
更年期或紧张导致的阴道干涩会牵拉子宫韧带产生疼痛。使用水基润滑剂KY凝胶、杜蕾斯芦荟胶,前戏时间延长至15分钟以上。雌激素缺乏者可局部涂抹雌三醇乳膏改善黏膜状态。
日常建议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支撑力。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异常出血需做阴道超声排查,避免穿紧身裤压迫盆腔。同房后热敷下腹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选择侧卧位能减少子宫撞击。绝经后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评估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