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屏障避孕方法包括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避孕针剂、自然避孕法。
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正确使用有效率超过99%。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常见品牌有优思明、妈富隆、达英-35。适用人群为健康育龄女性,但吸烟者、血栓病史患者禁用。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乳房胀痛等反应,通常1-3个月适应。
含铜或激素的T型装置放置子宫内,干扰受精卵着床。曼月乐、吉妮环、母体乐等型号有效期3-10年。适合已生育女性,放置后需定期超声检查。可能出现经量增多、腰酸等副作用,2-6个月逐渐缓解。
左炔诺孕酮硅胶棒植入上臂皮下,持续释放激素3年。依伴依、诺舒朗等产品避孕率达99.5%。适合哺乳期外女性,40秒微创手术完成。常见不良反应为月经模式改变,通常6个月后稳定。
醋酸甲羟孕酮注射液每3个月肌注1次,抑制卵巢功能。迪波-普维拉、狄波-盖世龙等品牌需医生操作。可能出现体重增加、骨质流失,建议配合钙剂补充。停药后生育力恢复需9-10个月。
通过基础体温测量、宫颈黏液观察确定安全期,需配合日历法计算。适合月经周期规律者,典型使用失败率约24%。需每日记录体征,排卵前后5天严格禁欲。可搭配排卵试纸提高准确性。
饮食建议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预防避孕导致的贫血,规律有氧运动维持内分泌平衡。使用激素避孕需每年复查肝肾功能,宫内节育器使用者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自然避孕法需保持充足睡眠确保基础体温准确性,所有避孕方式都应保留紧急避孕药作为备用方案。不同避孕手段各有利弊,建议根据年龄、生育计划和健康状况选择最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