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避孕药需掌握服药时间、剂量选择、漏服处理、禁忌人群和药物相互作用五个关键点。
短效避孕药需在月经第1-5天开始每日固定时间服用,连续21天后停7天。紧急避孕药应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长效避孕针每12周注射一次,需严格按时补打。漏服短效药12小时内补服仍有效,超过时间需采取备用避孕措施。部分新型避孕药可24小时灵活补服,但需查看具体说明书。
常规短效药含20-35μg雌激素,多囊卵巢患者宜选低剂量型。单纯孕激素药适合哺乳期女性,如炔诺酮0.35mg片剂。紧急避孕药左炔诺孕酮标准剂量1.5mg,乌利司他需30mg。体重超过70kg者紧急避孕效果可能下降,建议双倍剂量。有血栓风险者禁用含雌激素制剂,可考虑铜宫内节育器替代。
短效药漏服1片且在12小时内,立即补服并继续常规用药。漏服2片需连续2天每天服2片,之后正常服用并使用避孕套7天。漏服3片以上应停用当前周期,启用新包装并采取其他避孕方式。使用贴片避孕者若脱落超过24小时需更换新贴片,周期重新计算。阴道环脱落3小时内冲洗后可重新放入,超时需更换新环。
35岁以上吸烟女性禁用复合避孕药,可能增加血栓风险。严重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60mmHg应选择屏障避孕法。乳腺癌患者禁用激素类避孕药,可选铜制宫内节育器。偏头痛伴随视觉先兆者禁用雌激素制剂。肝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者需暂停服药,待肝功能恢复后使用孕激素单方药。
利福平、苯妥英钠等肝酶诱导剂会降低避孕药效,需改用避孕套或注射剂型。抗生素中仅利福平明确影响药效,其他抗生素无需额外防护。圣约翰草提取物可使避孕失败率上升3倍,需避免联用。抗酸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防止铝镁剂吸附雌激素。糖尿病用药剂量可能需调整,避孕药会轻微升高血糖。
服用避孕药期间建议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补充维生素B族可减轻恶心反应。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但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呕吐导致药物吸收不全。服药初期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穿戴无钢圈内衣可缓解不适。每年需进行血压监测、乳腺检查和宫颈癌筛查,长期服药者每2-3年评估血栓风险。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严重腿痛需立即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