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可以适度进行臀部运动,但需根据个体状况调整强度,避免高强度训练、压迫腹部动作、负重深蹲、过度拉伸及冰冷环境运动。
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体力减弱,建议选择中低强度臀部训练,如徒手臀桥或弹力带侧步走。高强度运动会加重疲劳感,甚至引发头晕,可改为每天2组、每组15次的静态臀桥收缩。
避免倒立类或腹部受压动作,例如负重臀推可能增加盆腔压力。推荐蛙式抬腿或跪姿后踢腿,这些动作能激活臀肌且不压迫子宫。瑜伽中的猫牛式伸展也能缓解腰部不适。
经期前三天建议暂停杠铃深蹲等大重量训练,此时关节松弛度增加易受伤。可用自重训练替代,如单腿站立后摆腿,或使用1-2kg小哑铃进行蚌式开合。
骨盆区域过度拉伸可能加重经血逆流风险,避免青蛙趴等大开度动作。可选择侧卧梨状肌拉伸,或利用泡沫轴放松臀中肌,每次保持30秒以内。
避免在空调房直接接触地面训练,低温可能引发肌肉痉挛。运动前用热敷袋温暖腰骶部,穿着透气棉质运动裤,结束后及时更换卫生用品保持干爽。
经期运动需配合饮食调理,增加牛肉、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运动后饮用温姜茶促进血液循环。每周3次30分钟快走能改善盆腔供血,但出现剧烈腹痛或经量突增应立即停止训练。卫生护理方面,运动型卫生棉条比普通护垫更适合大幅度动作,需每2小时更换一次。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缓解痛经,但需根据当天身体状况灵活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