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米出现霉味可能由储存环境潮湿、密封不当、存放时间过长、霉变污染、容器不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晾晒干燥、密封保存、低温储存、更换容器、丢弃霉变部分等方法处理。
阴米储存环境湿度过高易滋生霉菌。将受潮阴米平铺在干燥通风处晾晒4-6小时,或使用食品干燥剂与阴米共同密封存放。建议选择湿度低于60%的储物柜,放置竹炭包吸湿。
包装破损会导致空气进入产生霉变。立即将阴米转移至食品级密封罐,推荐使用真空密封罐或玻璃容器。检查现有包装是否漏气,密封条完好的不锈钢罐可有效隔绝氧气。
阴米保质期通常为6个月,超期易霉变。少量霉味可挑出发霉颗粒,剩余部分用清水淘洗3遍后蒸煮20分钟杀菌。已开封阴米建议分装成小份,标注开封日期。
霉变严重的阴米需整批丢弃。若霉变面积超过30%或出现绿色霉斑,含有黄曲霉毒素风险高不可食用。轻度霉变可尝试用50℃温水浸泡30分钟后彻底蒸熟。
残留霉斑的容器会交叉污染新米。用白醋浸泡容器24小时杀菌,塑料容器需用沸水煮烫。推荐使用带硅胶密封圈的陶瓷罐,每月用酒精棉片擦拭密封槽。
日常可将阴米与花椒、桂皮等天然防霉香料共同存放,每周检查储存环境湿度。霉变阴米含有的真菌毒素可能引发肝脏损伤,出现腹泻呕吐需立即就医。未霉变阴米可制作阴米粥时加入生姜杀菌,储存时保持环境温度低于25℃。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避免储物柜受潮,选择透气性好的棉麻布袋作为内衬隔离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