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护垫可能增加妇科病风险,主要与透气性差、菌群失衡、化学刺激、清洁不当、体质差异等因素相关。
护垫底层塑料膜阻碍空气流通,局部温度湿度升高形成细菌温床。选择纯棉表层、无塑料底膜的护垫,每2-3小时更换一次,夜间避免使用。月经期外尽量减少护垫使用频率,改用透气内裤。
护垫吸收分泌物后破坏阴道酸性环境,乳酸杆菌活性降低。出现瘙痒异味时可用益生菌制剂调节,如口服布拉氏酵母菌、阴道用乳杆菌栓剂。日常可饮用无糖酸奶补充益生菌。
含香精、荧光剂的护垫易引发接触性皮炎。选购时认准"无添加"标识,出现红肿刺痛立即停用并用生理盐水清洗。严重过敏者需口服氯雷他定,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
更换不及时导致细菌滋生,正确做法是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护垫存放需避潮防霉,开封后三个月内用完。外出携带独立包装的单片装护垫更卫生。
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这类女性建议选择医用级护垫。妊娠期分泌物增多时,可咨询医生使用含壳聚糖的抗菌护垫。绝经后女性阴道黏膜脆弱,应优先选用芦荟护理型护垫。
日常饮食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兰花增强免疫力,穿纯棉内裤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每周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血液循环,游泳或瑜伽等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出现持续异常分泌物、严重瘙痒或灼痛感时,需及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妇科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