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易患妇科病与激素波动、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经血滞留、生殖道微环境改变有关。
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降,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减少,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制,导致阴道pH值升高,防御能力减弱。可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或使用阴道益生菌制剂如定君生、延华胶囊恢复菌群平衡。
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发痛经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球蛋白IgA分泌减少。建议经期保证7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猕猴桃、鲜枣和锌牡蛎、南瓜籽,必要时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增强免疫力。
卫生巾超过2小时未更换会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应选择透气纯棉材质,夜间改用月经杯,如使用导管式月经杯IntiminaLilyCup,配合弱酸性护理液femfresh清洁外阴。
宫腔积血易引发逆行感染,尤其宫颈口松弛者更甚。可尝试俯卧位促进经血排出,或服用益母草颗粒同仁堂、桂枝茯苓胶囊促进子宫收缩,经期每天热敷下腹30分钟。
经血使阴道pH值升至7.0左右,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确诊霉菌性阴道炎需用克霉唑栓凯妮汀,细菌性感染可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经期饮食宜温补,推荐红糖姜茶、乌鸡汤等暖宫食物,避免冰品刺激盆腔充血。选择瑜伽蝴蝶式、仰卧束角式等舒缓运动,每日更换消毒内裤,使用60℃以上热水洗涤。若出现异常出血、严重异味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