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法律,冲突中先动手打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或寻衅滋事,具体判决依据伤情鉴定、主观恶意、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轻则治安处罚,重则刑事追责。
轻微伤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轻伤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则面临3-10年刑期。例如面部软组织挫伤属轻微伤,骨折达轻伤二级,脏器破裂属重伤。
预谋殴打加重处罚,临时冲突可能从轻。持械、报复性殴打等情节会提高量刑幅度,如用酒瓶砸人头部比徒手殴打量刑更重。
积极赔偿获谅解可减轻处罚,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抚慰金需全额承担。骨折治疗约需2-5万元,面部疤痕修复可能达10万元以上。
若对方持续攻击,还击可能构成正当防卫。但需符合"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要件,如对方已停止攻击后还击则属防卫过当。
多人围殴按主从犯区分责任,公共场所作案加重处罚。例如在车站持械斗殴,主犯可能面临5年以上有期徒刑。
冲突后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监控录像,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多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等。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攻击倾向,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情绪,长期练习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改善冲动性格。伤情稳定后需配合司法鉴定,民事赔偿协商可委托律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