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疾病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瘙痒疼痛、排尿异常、皮肤病变及月经紊乱,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治疗或生活调整。
阴道分泌物颜色、气味或量的改变是常见症状,如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提示念珠菌感染,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需警惕滴虫感染。治疗需针对性用药,如克霉唑栓剂抗真菌、甲硝唑凝胶治疗细菌感染,同时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外阴瘙痒伴灼痛多由炎症刺激引起,疱疹病毒感染会出现簇集性水疱伴剧痛。局部可应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抗真菌,阿昔洛韦软膏治疗疱疹,严重者需口服氟康唑或伐昔洛韦。日常需保持外阴干燥,避免抓挠。
尿频尿急尿痛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淋球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感染。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治疗淋病,多西环素口服对抗衣原体。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
梅毒硬下疳表现为无痛性溃疡,尖锐湿疣呈现菜花状赘生物。苄星青霉素注射治疗梅毒,冷冻或激光去除疣体,咪喹莫特乳膏可增强局部免疫力。患病期间需隔离毛巾等个人用品。
盆腔炎症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性激素检查结合B超可诊断。甲羟孕酮调节周期,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严重输卵管积水需腹腔镜手术。经期禁用盆浴,发热腹痛需及时就医。
日常增加酸奶、蔓越莓等益生菌摄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每周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出现持续发热、下腹剧痛或异常出血应立即就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复查转阴。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安全性行为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