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理期通常持续3-7天,实际时间受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体质差异、生活习惯及疾病因素影响。
月经周期由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卵泡期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厚,黄体期孕激素维持内膜稳定性。若激素分泌失衡,如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经期缩短至3天内,而雌激素过高可能延长至7天以上。
正常脱落的内膜厚度约8-14毫米。内膜过薄<6毫米可能仅持续2-3天,常见于多次流产或宫腔粘连;内膜过厚>15毫米可能持续7-10天,需排查子宫内膜息肉或增生症。
消瘦女性因体脂率低,月经量少且周期短;肥胖者易出现经期延长。中医认为气虚体质常见经期提前结束,血瘀体质则多见经血淋漓不净。
长期熬夜会扰乱褪黑素分泌,间接影响月经周期。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时,经期可能缩短至1-2天。吸烟女性因尼古丁抑制卵巢功能,经期天数减少概率增加4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经期延长,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致月经淋漓不尽。急性盆腔炎可能突然缩短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约30%出现经期超过7天。
建议经期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或散步,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饮食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经期前3天盆浴或游泳,勤换卫生用品每2-4小时一次。记录月经周期APP有助于发现异常,若持续出现<2天或>10天的情况,需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出现周期紊乱,可适量补充大豆异黄酮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