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频道 > 女性健康 > 女性护理

贫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发布时间:2025-06-11 06:56:02

贫血患者护理需从营养补充、症状监测、药物管理、活动指导和心理支持五方面综合干预,以改善血红蛋白水平并预防并发症。

1、营养补充:

缺铁性贫血需增加血红素铁摄入,如动物肝脏、红肉及血制品,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补充叶酸菠菜、芦笋和维生素B12鱼类、蛋类。地中海贫血患者需控制高铁食物,避免铁过载。素食者可通过铁强化谷物搭配柑橘类水果提高非血红素铁利用率。

2、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心率、呼吸频率及头晕发作次数,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需警惕心绞痛或意识模糊。观察甲床苍白程度、舌面光滑度等体征变化,溶血性贫血患者需特别注意黄疸和茶色尿情况。育龄女性应同步监测月经量,消化道出血者关注黑便频率。

3、药物管理:

口服铁剂需空腹服用但避免与钙片同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黑便和便秘。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需冷藏保存,使用期间监测血压和血栓风险。地贫患者使用祛铁胺时应定期检查视力听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需预防感染。

4、活动指导:

血红蛋白>90g/L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中重度贫血患者建议床边活动。体位改变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防跌倒,沐浴水温不超过40℃避免血管扩张性晕厥。职业暴露苯类化学物者需调离原工作岗位。

5、心理支持:

慢性贫血患者易出现抑郁情绪,可通过病友互助小组改善治疗依从性。向家属讲解疾病可防可控特性,消除"贫血必输血"认知误区。儿童患者可采用游戏化服药提醒,老年患者需加强防跌倒宣教。

贫血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150g瘦肉或等同铁含量食物的摄入,深色蔬菜应占膳食总量1/3以上。运动建议采用"运动10分钟+休息5分钟"的间歇模式,血红蛋白低于80g/L时暂停剧烈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可改善脑供氧,冬季注意四肢保暖防止末梢循环不良。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妊娠期、生长发育期及术后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建立包含用药记录、症状变化和饮食清单的个人健康档案,便于医生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词: 月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最新推荐
  • 精选阅读
  •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