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育环下移后不一定必须取出,需根据下移程度、是否引发症状及个人生育需求综合判断。节育环下移可能与子宫收缩、放置时间过长、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若未引起不适且位置稳定可观察,若出现腹痛、异常出血或影响避孕效果则需及时取出。
节育环轻微下移但未完全脱落时,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此时可通过超声监测环的位置变化。部分女性在月经期子宫收缩可能导致环暂时性下移,月经结束后可能自行复位。医生会评估环与子宫内膜的相对位置,若未穿透子宫肌层且避孕效果未受影响,可暂不取出,但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深蹲、仰卧起坐等。
当节育环下移至宫颈口或完全脱落时,避孕失败概率显著增加,可能伴随同房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腰骶部坠胀感。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取出并更换新环,避免发生意外妊娠或子宫穿孔。绝经后女性若发现环下移应优先取出,因子宫萎缩会增加嵌顿风险。取环后建议观察1-2个月经周期,确认无异常再考虑重新放置或其他避孕方式。
无论是否取出下移的节育环,均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下次月经来潮。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分泌物异味时需立即就医。取环后可选择短效避孕药等临时避孕措施,有生育需求者建议孕前3个月完成取环,待子宫内膜修复后再备孕。定期妇科检查能早期发现环位置异常,建议放置节育环的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