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糜烂可通过定期妇科检查、保持私处清洁、避免过度清洁、规范治疗炎症、接种HPV疫苗等方式防治。多数情况属于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排除病理性病变。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30岁以上女性每3年可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检查能区分生理性糜烂与病理性宫颈炎,避免过度治疗。
日常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阴道灌洗破坏菌群平衡。经期及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减少局部潮湿刺激,降低细菌感染风险。
频繁使用妇科洗液会破坏阴道酸性环境,导致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值升高易引发继发感染,加重宫颈充血水肿。日常护理只需清水冲洗外阴,出现异常分泌物再就医。
病理性宫颈糜烂多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或衣原体感染。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甲硝唑治疗厌氧菌感染,阿奇霉素对抗衣原体。急性期可配合保妇康栓等中成药局部消炎。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病变主因。9-45岁女性均可接种二价、四价或九价疫苗,预防70%以上宫颈癌。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疫苗不能替代常规妇科检查。
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硒元素增强免疫力,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同房时使用避孕套减少机械摩擦,经期禁止性生活。出现接触性出血或脓性白带应及时就医,排除宫颈癌变可能。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水平,维持宫颈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