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可通过侧卧蜷缩、仰卧垫膝、俯卧抱枕、坐姿后倾、跪趴放松等姿势缓解不适。这些姿势能减轻腹部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放松盆底肌肉。
双腿屈曲呈胎儿姿势,膝盖尽量靠近胸部,腰部垫软枕保持脊椎自然曲度。该体位减少子宫对腰骶神经的压迫,缓解痛经和腰酸,适合伴有恶心症状时采用。注意左右交替侧卧避免单侧肌肉疲劳。
平躺时在膝窝下放置枕头,使双腿微曲约30度。这种姿势降低腹肌张力,减轻经血逆流风险,特别适合经量大的女性。可在腹部放置温热垫加强舒缓效果,但温度不宜超过40℃。
胸腹部横抱长形靠枕,头部转向舒适侧。该姿势通过轻微压迫下腹部分散痛觉注意力,适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注意保持颈椎中立位,每次维持不超过20分钟以免呼吸受限。
坐椅时后仰105-110度,腰背完全贴合椅背,双脚平放地面。利用重力作用减少盆腔充血,适合办公室人群。可配合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缩。
双膝双手撑地,臀部后坐至脚跟,额头触地呈婴儿跪拜式。能拉伸腰背部肌肉群,改善子宫后位引起的坠胀感。建议在瑜伽垫上练习,每次保持3-5个深呼吸周期。
经期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每日进行15分钟低强度伸展运动如猫式、蝴蝶式。饮食增加温性食物如红枣姜茶,避免生冷刺激。保持每日1500ml温水摄入促进代谢,使用暖水袋热敷时需隔毛巾防烫伤。如出现剧烈疼痛、经血过量或周期紊乱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